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09:09:25  浏览:910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

泸市府办函〔2007〕20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区县、市级各部门应按照《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的要求,于11月底前完成收费公示工作,公示工作中有关事项,请及时与市物价局联系。







二○○七年十月十七日


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加强对行政权利的社会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根据《四川省政务公开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01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实施意见》(泸委发〔2007〕21号)“要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公开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 单位、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是指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部门(单位)按要求将本部门(单位)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向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和社会公开的一种制度。

第三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的范围。经国家和省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部门(单位)必须按管理权限向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申领了《收费许可证》的部门(单位)均应实行收费公示。

第四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的原则。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实行分级审核、分级公示的原则,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市物价局和市财政局负责审核,审核后由执收单位公示;各区、县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各区、县物价和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审核后由执收单位公示。

第五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的内容。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的内容包括:收费部门(单位)、收费项目、计算单位、收费标准、批准机关及文号、备注。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的内容必须与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的内容相一致。有限制性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应在备注中注明。

第六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的形式。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的形式主要采取收费公示栏公示和网上公示相结合的方式。

(一)收费公示栏公示,是指各收费部门(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制作“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对本部门(单位)所有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公示。主要有:一是收费现场公示,各收费部门(单位)应制作“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在收费现场公示。进入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事项涉及收费的,应按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公示;二是集中进行公示,有多个收费点进行收费的部门(单位),除在收费现场进行公示外,还要将本部门(单位)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集中制成“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公示;三是电子显示屏公示,收费地点和收费标准较多的收费部门(单位),可将本部门(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制作成“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电子显示屏进行公示;四是电子触摸屏公示,对受场地限制不方便制作公示栏的收费单位,可以实行电子触摸屏公示。

(二)网上公示,各收费部门(单位)要在本部门(单位)的公众网上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窗口,将本部门(单位)全部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公示。

网上公示的内容应与收费现场《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公示内容相同。同时各收费部门(单位)应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中所涉及的法规政策依据在网上公示备查,便于群众查阅对照。

第七条 各收费部门(单位)在网上公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窗口应与同级物价部门网站相链接,便于群众查询。

第八条 对教育、涉农、医疗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等广大群众重点关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除按本制度第五条、第六条的要求进行公示外,还要按以下要求公示:教育收费,要在学校醒目的地点进行公示;涉农收费,要在乡镇政府进行集中完整公示;医疗服务收费,医疗机构要将各科室的收费在科室进行公示;涉及居民收费,要在社区办公地点或居民集中地点,设立公示栏进行公示;涉企收费,执收部门(单位)应在收费现场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示。

第九条 公示栏按照“谁公示、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设置和维护。收费部门(单位)要加强收费公示栏的日常管理,凡国家、省上取消或变更收费项目及标准的,收费单位应从收到有权机关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并完成公示栏内容更新,逾期视为违规收费。

第十条 全市各收费部门(单位)依照权限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收费行为,凡未按本制度进行公示的,一律视为违规收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均有权拒交。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实行问责制。各收费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本部门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工作负责,凡不按规定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公示制度的,将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实行年度审核制。收费单位应于每年参加《收费许可证》年审时,将本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情况一并送审。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各收费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市物价局负责解释,市监察局(纠风办)监督。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格式



附件:

泸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栏



收费部门(单位): 2007年 月 日

序号
收费项目
计算单位
收费标准
批准机关及文号
备注


监督举报电话:12358 政策咨询电话:3191199 泸州市物价局监制



注:涉企收费项目在备注栏标注△,涉农收费项目在备注栏标注☆。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中国 东盟


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2011年11月18日,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就纪念对话关系20周年发表联合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纪念对话关系20周年

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进一步推进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在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并纪念中国-东盟对话关系20周年之际,于2011年11月18日相聚印尼巴厘岛;

  对于不断加强的中国-东盟关系和1991年开启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全面对话关系及各领域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感到满意;

  欢迎2003年签署的《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第一份行动计划(2005-2010)的成功落实及新行动计划(2011-2015)的通过;

  赞赏中国于2003年成为第一个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对话伙伴;

  欢迎中国坚定、一贯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进程,以及东盟在东亚合作和不断发展的地区架构中的核心作用;

  认识到落实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取得的进展,包括近期通过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针;

  受到2010年1月1日以来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取得的进展,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联系和经济合作由此得到加强,为各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鼓舞;

  欢迎在2011年为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开展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忆及并致力于遵循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2003年《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以及其他为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及全面互利合作奠定基础的联合宣言和合作文件;

  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强调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和加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重申以《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东盟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他相关国际法、条约、公约继续引领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及合作;

  相信加强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和全面合作以及增进双方互信与理解将极大造福双方人民,并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特此通过以下内容:

  一、我们决心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推动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及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二、我们将努力合作,有效落实《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

  三、中国将支持并与东盟密切合作,以在2015年实现由三个支柱组成的东盟共同体,即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

  政治安全合作

  四、我们致力于通过密切的高层接触和往来加深相互理解和友谊。我们将继续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加强不同层级的经常性双边和多边对话与磋商。

  五、我们继续秉持《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加强地区和平、安全、繁荣与互信。

  六、我们重申根据国际法,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我们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七、我们将通过地区和国际机制与框架在裁军和不扩散领域密切合作。在这方面,中国重申坚定支持东盟为实现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所做的努力,愿早日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八、我们将利用东盟防长扩大会、东盟地区论坛等现有双、多边框架和机制促进防务和军事交流与合作。

  九、我们坚定致力于充分、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朝着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最终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从而进一步为本地区和平、安全、稳定与合作做出贡献。

  十、我们将根据国际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展合作,加强海上安全,包括确保商贸自由、航行及海上交通安全。

  十一、我们将通过《关于〈落实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行动计划》加强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及跨国犯罪问题。

  十二、我们将合作促进和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并支持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工作。

  经济合作

  十三、我们致力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互利经济合作,为地区和双方人民带来福祉。

  十四、我们决心充分、有效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相关协定,以给人民带来更大福祉,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2015年双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及提高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目标。

  十五、我们将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继续努力提高市场准入水平、逐渐实现货物、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公众和企业界对自贸区效益的认识。我们也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有竞争力的投资体制,以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并促进投资。

  十六、我们将共同努力加强旅游合作,实现2015年双向游客1500万人次的目标。

  十七、我们欢迎中国-东盟中心在北京成立,支持中心有效运转,这将为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贸易与投资以及增加中小企业、旅游、民间及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十八、我们将密切合作,加强一体化努力,通过支持落实《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和中国-东盟互联互通项目,加强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我们决心合作,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包括金融和技术支持、投资、公私伙伴关系等,实现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基础设施、规制、人员的互联互通。

  十九、我们将共同努力,通过加强10+3框架下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合作,防止本地区再次发生金融和货币危机。

  二十、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合作,确保粮食安全,加强能源安全合作,特别是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合作。

  二十一、我们致力于通过落实《东盟一体化倡议第二工作计划》,为东盟缩小发展差距和一体化努力提供帮助。

  二十二、我们鼓励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合作,支持在东盟东部增长区、老柬缅、越老柬缅、印马泰成长三角、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等框架下的次区域开发。

  社会文化合作

  二十三、我们将通过增加文化、教育、青年、体育和学术交流,增进议会、媒体、社会团体、学术和二轨机构交往,加强社会文化合作,促进民间交往。

  二十四、我们将加倍努力,分享经验,以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并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加强对话与合作。

  二十五、我们将共同努力,加强在湄公河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合作,这对各国民生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六、我们将在利用现有的东盟协定和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在灾害管理方面的务实合作,包括应急准备、减少风险、人道主义救援、重建和恢复。

  二十七、我们将继续密切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包括必要时,加强国家预防和反应能力,以应对突发传染病和其他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挑战。

  二十八、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在减贫与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方面的合作。

  地区与国际合作

  二十九、我们将继续保持在国际、地区及次区域事务上的密切沟通,以及在各个国际、地区和次区域机制中的合作。

  三十、我们重申致力于进一步加强东亚区域合作,建立一个公开、透明和包容的区域架构。中方重申,在不断演变的区域架构中,包括东盟与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其他区域合作进程中,继续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

  三十一、我们重申由东盟主导的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将继续作为建立东亚共同体这一长期目标的主渠道。我们期待东亚第二展望小组成果报告,作为我们努力的一部分,在2012年东盟与中日韩合作15周年之际为东亚合作和共同体建设做出新的展望。

  三十二、我们重申致力于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开放、透明和包容的论坛的目标和原则,就共同关心和关切的广泛的战略、政治、经济问题进行对话合作,以促进东亚和平、稳定与繁荣。我们欢迎东亚峰会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和对这一进程的支持。

  三十三、中国支持东盟决定建立应对全球性问题共同平台,提高其应对全球与区域重大问题的能力,支持东盟主席国定期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并将与东盟在这方面保持协调。

  三十四、东盟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并赞赏中国为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东盟支持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和稳定,这有利于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和平、稳定、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于印尼巴厘岛通过。一式两份,均为英文文本。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衡政办〔2007〕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衡水湖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衡水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八月八日

衡水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监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在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联系和配合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监发〔2006〕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条 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依纪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按照下列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一)造成轻伤的生产安全事故,由生产经营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情况报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组成事故调查组,并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组成事故调查组;

(三)省部属驻衡单位、市直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组成事故调查组;

(四)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3-9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由市政府授权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组成事故调查组;

(五)上一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授权、委托调查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被授权、委托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组成事故调查组,并接受上一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同级检察机关参加。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虽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以及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民用航空、铁路安全事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第五条 事故现场及相关的证据应当妥善保护。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简图或者照相摄像,并写出书面记录,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任何人不得破坏现场、毁灭证据。

第六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及有关专家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并且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七条 事故调查组负有以下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八条 事故调查组工作规则:

(一)事故调查工作由事故调查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积极配合、紧密协作,在事故调查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二)事故调查组应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同级检察机关。在事故调查和案件查处工作中,事故调查组和检察机关应互通情况,协调配合,相关情况应及时向事故调查组组长单位通报;

(三)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中的秘密,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有关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的信息,事故调查组应及时向信息反馈中心报送相关信息;

(四)事故调查组必须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应当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单位、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或者逃匿,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调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十条 事故调查工作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当由事故调查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或者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第十一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依据事故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规定,科学分析,充分论证,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并对事故调查报告中的事故原因、性质、责任及处理建议取得一致意见,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事故调查组组长单位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二条 派出事故调查的部门或者有权作出事故处理决定的有关人民政府认为事故调查报告存在问题的,可责成事故调查组复查或者进行补充调查。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和事故抢救情况;

(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三)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

(四)事故责任的划分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五)事故教训和应当采取的防范措施建议;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十四条 事故调查组各成员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和对事故责任的认定情况,按照下列分工,对事故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一)事故责任人员中属于纪检监察对象的责任追究,由纪检机关依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理建议;

(二)事故责任人员涉嫌刑事犯罪的,由有关司法机关提出是否立案侦查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建议;

(三)事故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员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提出给予相应行政处罚的建议。

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0日。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接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和组织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批复结案。

第十七条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事故的结案批复,及时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处理结果的执行情况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事故案卷的归档工作。

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事故处理的有关情况予以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事故调查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事故调查的相关费用。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