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转发“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6:43:25  浏览:946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转发“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的通知

海关总署


关于转发“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的通知
海关总署


接卫生部《关于贯彻执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规定,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每年由卫生部根据我国精神药品临床使用情况和联合国《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制定我国的“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表,对进口和出口
“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表中的药品实行进口准许证和出口准许证管理。
现将一九八九年二月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表(该《通知》附件)转发给你关,对现列名的进口和出口该“品种及分类”表上的精神药品,请你关验凭卫生部签发的进口和出口准许证放行。

附件:精神药品品种及分类

第一类:
1.二甲氧基溴代安非他明 BROLAMFET AMIN E (DOB)
2.卡西酮 CATHINONE
3.二乙基色胺 DET
4.二甲氧基安非他明 DMA
5.(1、2-二甲基庚基)羟基四氢甲基二苯吡喃 DMHP
6.二甲基色胺 DMT
7.二甲氧基乙基安非他明 DOET
8.乙环利定 ETICYCLIDINE
9.麦角酰二乙胺 (+)-LYSERGIDE
10.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 MDA
11.麦司卡林 MESCALINE
12. MMDA
13.六氢大麻酚 PARAHEXYL
14.副甲氧基安非他明 PMA
15.羟基二甲色胺 PSILOCINE
16.裸盖茹素 PSILOCYBINE
17.苯环己吡咯烷 ROLICYCLIDINE
18.二甲氧基甲苯异丙胺 STP
19.替苯丙胺 TENAMFETAMINE
20.噻恩环己哌啶 TENOCYCLIDINE
21.四氢大麻酚(包括其同分异构物及其立体化学变体)
TETRAHYDROCANNABINOL
22.三甲氧基安非他明 TMA
23.苯丙胺(安非他明) AMFETAMINE
24.右旋苯丙胺 DEXAMFETAMINE
25.芬乙茶碱 FENETYLLINE
26.左苯丙胺 LEVAMFETAMINE
27.左甲苯丙胺 LEVOMETHAMPHETAMINE
28.甲氯喹酮 MECLOQUALONE
29.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素) METHAMFETAMINE
30.甲安非他明外消旋体 METHAMPHETAMINE
RACEMATE
31.安眠酮 METHAQUALONE
32.哌醋甲酯(利他林) METHYLPHENIDATE
33.苯环利定 PHENCYCLIDINE
34.苯甲吗啉 PHENMETRAZINE
35.司可巴比妥 * SECOBARBITAL
36.安钠咖 * CNB
37.咖啡因 * CAFFEINE
38.强痛定 *
39.复方樟脑酊 *

第二类:
40.异戊巴比妥 * AMOBARBITAL
41.布他比妥 BUTALBITAL
42.去甲麻黄碱 CATHINE
43.环己巴比妥 CYCLOBARBITAL
44.格鲁米特(导眠能) * GLUTETHIMIDE
45.镇痛新 PENTAZOCINE
46.戊巴比妥 * PENTOBARBITAL
47.阿洛巴比妥 ALLOBARBITAL
48.阿普唑仑 ALPRAZOLAM
49.安非普拉蒙 AMFEPRAMONE



1989年4月2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大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决定

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大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2年7月31日大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2年9月26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 2002年10月14日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公布)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六号)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大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决定》,业经2002年7月31日大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2002年9月26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10月14日

  大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决定,对《大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辽宁省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二、第二条第一款的第(一)、(二)项分别修改为:“(一)常住户口在我市,但在外省市居住30日以上或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跨县(市)区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居住(含因城市房屋拆迁的动迁户)30日以上的育龄人员;”“(二)常住户口不在我市,但在我市居住30日以上的育龄人员”。

  三、第五条修改为:“公安、工商、劳动保障、卫生、城乡建设、交通口岸、规划国土、房产、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配合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四、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常住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列入常住户口所在地人口控制指标和现居住地政府工作指标予以考核。”

  五、第七条作为第八条,并修改为:“符合本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流动人口,外出前应当到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单位组织集体外出劳务的,外出前应当同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并确定专人负责外出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

  六、第八条作为第九条,并修改为:“符合本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流动人口或外省、市组织集体外出劳务的单位,在到达我市现居住地15日内,应当到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计划生育责任书。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计划生育责任书后,应当进行登记,并告知其接受管理。对没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计划生育责任书的,应当限其在30日内补办。”

  七、第九条作为第十条,并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骗取、伪造、变造、买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计划生育责任书。”

  八、第十条作为第十一条,并修改为:“有关部门审批流动人口的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等证件时,应当核查其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将审批结果通报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未经查验的,应当告知其到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验。”

  九、第十二条作为第十三条,并修改为:“与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被招用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发现计划外怀孕、计划外生育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

  十、第十六条作为第七条,并修改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保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完成。”

  十一、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一)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经通知后逾期仍拒不补办、不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给予警告,并按每逾期1日,处5元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500元”。

  十二、第二十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骗取、伪造、变造、买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处理。”

  十三、第二十二条修改为:“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规定,造成计划外生育的,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十四、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十五、删除第二十五条。本决定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遴选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遴选办法的通知

州府办发〔2010〕25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工作部门,顶效开发区管委会: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遴选办法》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日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遴选办法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法〔2008〕71号)、《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09〕22号),省政府确定黔西南州政府作为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单位、行政复议“三公开”试点单位。为搞好试点工作,规范州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的任命工作,保证行政复议案件公开、公正、公平、高效办理,按照《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州府办发〔2009〕91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非常任委员是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州人民政府颁发任命书。

第三条 非常任委员不超过15名,任期二年,可以连任。

第四条 非常任委员由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实行非常任委员库管理制。召开行政复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参加会议;召开审议案件会议时随机从非常任委员库中抽选3名参加会议。

第五条 非常任委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品行端正,公道正派,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身体健康,有相应时间从事案件审理或研究工作。

(三)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高等院校及中介组织法律或者相关专业人士、州级相关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和法制机构负责人。

第六条 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非常任委员遴选任命程序:

(一)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在符合条件的法律或专业人士中遴选提名报州人民政府审批。

(二)州人民政府颁发任命书。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