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生态环境监察试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01:45:03  浏览:896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生态环境监察试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生态环境监察试行办法的通知

临政办发〔2010〕1 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临沂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临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临沂临港产业区
管委会,各县级事业单位,各高等院校:
现将《临沂市生态环境监察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
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一月四日
- 2 -
临沂市生态环境监察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
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环境监察”是由有执法权的各
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履行生态保
护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直接监督、检查,对各种生态破坏事
件进行处理的执法行为。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生态环境监察活动适用于
本办法。
第四条 调查和处理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应当坚持查处分离
的原则。生态环境监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
态环境监察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土资源、水利、林业、安监、发改、农业、建设、公安、
工商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权检
举和控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违
法行为行政处罚监督制度。
第八条 临沂市生态环境监察的重点范围为资源开发建设
- 3 -
项目、非污染性建设项目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农村等领域。
第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履
行生态环境监察职责。
第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
时,发现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案件,应当依法向有管辖权的部
门移送。
第十一条 生态环境监察人员应当经过培训,考核合格,
取得环保部颁发的中国环境监察执法证或山东省人民政府统一
颁发的山东省行政执法证,方可上岗执法。
第十二条 生态环境监察人员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生
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取证。被检
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在证据可能灭
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先行登记保存,并及时做出
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
证据。被检查单位及有关人员应当予以协助,如实反映情况,
不得阻挠、拒绝检查。
第十三条 现场监察应当制作现场笔录,并由生态环境监
察人员和被检查单位有关责任人签名。现场监察发现问题的,
应当下达环境监察通知书,被检查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作出
书面回复。
- 4 -
第十四条 生态环境监察人员执行生态环境监察公务,应
当由两名以上生态环境监察人员共同进行,出示执法证件,并
告知被检查单位监察的内容、要求和法律、法规依据。生态环
境监察人员在执行生态环境监察公务时,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
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
应当按照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对在监察工作中发现的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
规的行为,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对违法事实不成立的,应当终止检查,并及时告知
被检查单位;
(三)对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
向被检查单位下达限期改正文书,被检查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
间内改正,并书面报告改正情况;
(四)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依法应当给予行
政处罚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程序给予行政处
罚;
(五)对涉及其他行政部门职责范围的案件,应当及时书
面通知或移送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六)对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从环境违法
- 5 -
案件的立案到查处,都要做到程序合法、文书规范,建立专项
档案,责成专人管理,并建立内部监督机制。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生态环境监察人员违
反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
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一)违反规定的程序进行生态环境监察的;
(二)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
致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
(三)应当及时通知或移送其他部门处理的案件而未通知、
移送的;
(四)泄露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 年1 月10 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关于批准发布《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批准发布《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通知
1987年4月18日,交通部

兹批准《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自一九八七年七月一日起实行。我部一九八二年(82)交公路字713号文公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同时废止。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希随时告我部公路工程定额站。

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一、本办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对于公路养护的大、中修工程,可参照使用。
二、概算或修正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或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概算经批准后是确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额、编制和安排基本建设计划、签订建设项目总包合同、实行基本建设包干、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和预算、考核设计经济合理性和建设成本及申请调拨材料的依据。设计单位应按不同的设计阶段编制概算和修正概算。在编制概算或修正概算中,应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建设条件,掌握各项基础资料,正确引用规定的定额、取费标准和工资单价、材料设备价格,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编制,使概算能完整、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
以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其单项或单位工程的标底应在批准的总概算范围内。
三、预算是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经审定后,按预算承发包的工程,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签订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实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投资包干和办理工程结算、实行经济核算和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预算应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和施工方法,按照规定的定额、取费标准和工资单价、材料设备预算价格按本办法的规定在开工前编制并报请标准。
以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施工图预算经审定后是编制工程标底的依据。
施工图预算是考核施工图设计经济合理性的依据。施工图设计应控制在标准的初步设计及其概算范围之内。如单位工程预算突破相应概算时,应分析原因,对施工图设计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对其合理部分应在总概算投资范围内调整解决。
四、概算、预算均由设计单位负责编制。
对不实行设计招标的建设项目,如有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时,主管部门应指定主体设计单位负责统一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并汇编总概算;其他设计单位应负责编制所承担设计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概算,对实行设计招标的建设项目,概算由中标单位负责编制。
五、根据干什么工程执行什么定额和取费标准的原则,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的工程费用中属于非公路专业的工程应执行有关专业部的直接费定额和相应的间接费定额,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应执行所在地的地区统一直接费定额和相应的间接费定额,但其他费用应按公路工程其他费用项目划分及计算办法编制。
六、概算和预算的编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制度,符合公路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文件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符合规定、结合实际、经济合理、提交及时、不重不漏、计算正确、誉写端正清晰、装订整齐完善。
七、各设计、施工单位应加强基本建设经济管理工作,配备和充实概、预算专业人员,切实做好概、预算的编制、审查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把好“经济关”。概、预算专业人员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积累技术资料,参加设计和施工,以提高业务水平,做好设计方案的经济比较,使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有效地提高设计质量。

第二章 概、预算费用的组成
概、预算费用的组成如下:
|人工费
|材料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
|直接费|
| | |冬季施工增加费
| | |雨季施工增加费
| |其他直接费|
| |夜间施工增加费
| |流动施工津贴
| |
| |基本费率定额
|建筑安装| |施工管理费|
|工程费 | | |其他单项|主副食运费补贴
| | | |费率定额|职工探亲路费
| |间接费| |职工取暖补贴
| | | |临时设施费
| | | |劳保支出
| | |其他间接费|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 |施工技术装备费 |施工队伍调遣费
| |法定利润
| |税金
概、预算总金额|
|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
|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购置费|
| |办公及生活用家具购置费
|
| |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 |建设单位管理费
|其他基本建设费用|研究试验费
| |勘察设计费
| |施工机构迁移费
| |供电贴费
| |设备、材料价差
|预留费用|物价上涨费
|预备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和勘察设计费两项费用,当两阶段或三阶段设计时,只在初步设计概算或技术设计修正概算中计列,施工图预算不列。若一阶段设计不编概算仅编施工图预算时,预算中应予计列。
预留费用仅在编制概算时计列,但实行施工图预算加系数包干的工程,预算可列包干费。
两阶段或三阶段设计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不编列的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预留费三项费用,其投资拨款按批准的概算或修正概算数额控制。

第三章 概、预算文件
第一节 概、预算编制说明
概、预算编制完成后,应写出编制说明,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应叙述的内容一般有:
一、建设项目设计资料的依据及有关文号,如根据设计任务书文号、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文号(编修正概算及预算时),根据何时的测设资料及比选方案进行编制的等等。
二、采用的定额、费用标准及工、料、机械台班单价的依据或来源,重要的补充定额及分析依据的详细说明。
三、与概、预算有关的委托书、协议书、会谈纪要的主要内容(或将抄件附后)。
四、总概、预算数额,人工、钢材、水泥、木料的总需要量情况,各设计方案的经济比较以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五、其他与概、预算有关但不能在表格中反映的事项。第二节 概、预算项目表
概、预算应按项目表的序列及内容编制,如实际出现的工程和费用项目与项目表不完全相符时,一、二、三部分和“项”的序号应保留不变,“目”、“节”可随需要增减,并按项目表的顺序以实际出现的“目”、“节”依次排列,不保留缺少的“目”、“节”的序号。如第二部分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在该项工程中不发生时,第三部分其他基本建设费用仍为第三部分。同样,路线工程第一部分第四项为隧道,第五项为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若路线中无隧道项目,但其序号仍保留,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仍为第五项。但如“目”或“节”发生这样情况时,可依次递补改变序号。路线建设项目中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辅道、支线,如工程规模较大时,也可按概、预算项目表单独编制建筑安装工程,然后将其概、预算建安工程总金额列入路线的总概、预算表中相应的项目内。
概、预算按一个建设项目(如一条路线或一座独立大、中桥)进行编制,如一条路线跨越两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不同的施工系统、投资来源及施工招标的要求,必须分段或分部编制时,应分别编制,然后汇总编“总概(预)算汇总表”。
一、路线工程概(预)算项目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 |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 |公路公里 |
一 | | | 路 基 |公路公里 |
| 1 | | 土 方 | 立方米 |
| | 1 | 人工土方 | 立方米 |
| | 2 | 机械土方 | 立方米 |
| 2 | | 石 方 | 立方米 |
| | 1 | 人工石方 | 立方米 |
| | 2 | 机械石方 | 立方米 |
| 3 | | 纵向排水工程 | 米 | 预算也可按结构
| 4 | | 防护工程 | 公路公里 |分节
| | 1 | 挡土墙 | 立方米/米|
| | 2 | 驳 岸 | 立方米/米|
| | 3 | 护 坡 | 立方米/米|
| | 4 | 导流坝 | 立方米/处|
| | 5 | 石 笼 | 立方米/处|
| | 6 | …… | |
----------------------------------------------------------------------------------------
续上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 5 | | 特殊路基处理 | 公 里 |
| | 1 | 软土处理 | 公 里 |
| | 2 | …… | |
二 | | | 路面 | 公路公里 | 按面层类型及低
| 1 | | 泥结碎(砾)石路面 | 平方米 |级、中级、次高级,
| | | …… | |高级的顺序排列
| 3 | | 沥青混凝土路面 | 平方米 |
| | 1 |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 平方米 |
| | 2 | 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 | 平方米 |
三 | | | 桥梁涵洞 | 公路公里|
| 1 | | 漫水工程 | 米/处 |
| | 1 | 过水路面 | 米/处 |
| | 2 | 混合式过水路面 | 米/处 |
| 2 | | 涵 洞 | 米/道 | 按结构类型分节
| | 1 | 钢筋混凝土管涵 | 米/道 |
| | 2 | 石盖板涵 | 米/道 |
| | 3 | ……… | |
| 3 | | 小 桥 | 米/座 | 按结构类型分节
| | 1 | 石 拱 桥 | 米/座 |
| | 2 | 钢筋混凝土板桥 | 米/座 |
| | 3 | ……… | |
| 4 | | 中 桥 | 米/座 | 概算按结构类型
| | 1 |钢筋混凝土梁桥或××中桥 | 米/座 | 或桥名分节预算
| | 2 | 双曲拱桥或××中桥 | 米/座 | 按桥名分节
| 5 | | 大 桥 | 米/座 | 按桥名分节
| | 1 | ××大桥 | 米 |
| | 2 | ××大桥 | 米 |
| | | ……… | |
四 | | | 隧 道 | 公路公里 |
| 1 | | 土质隧道 | 米 |
| 2 | | 石质隧道 | 米 |
| 3 | | 明 洞 | 米 |
| 4 | | 半 隧 道 | 米 |
五 | 1 | | 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 | 公路公里 |
| | | 清除场地 | 公路公里 |
----------------------------------------------------------------------------------------
续上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 | 1 | 伐树、挖根、除草 | 公路公里 |
| | 2 | 平整场地 | 平方米 | 概算不列
| | 3 | 开挖盖山土、石 | 立方米 |
| 2 | | 拆迁建筑物、构筑物 | |
| | 1 | 拆除旧构造物 | 立方米 | 拆旧木桥单位为
| | | | |“米”
| | 2 | 改移水渠 | 米 |
| | 3 | ……… | |
| 3 | | 平面交叉道 | 处 |
| | 1 | 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 处 |
| | 2 |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 处 |
| | 3 | 公路与大车道平面交叉 | 处 |
| 4 | | 互通式立体交叉 | 处 | 按互通式立体交
| | 1 | ××互通式立体交叉 | 处 |叉名分节
| | 2 | ××互通式立体交叉 | 处 |
| 5 | |公路与公路分离式立体交叉 | 处 |
| 6 | |公路与铁路分离式立体交叉 | 处 |
| | 1 | ××公路与铁路交叉 | 处 | 按地名分
| | 2 | ……… | 处 |
| 7 | | 通道 | 处 |
| | 1 | 钢筋混凝土箱涵 | 处 | 按结构类型分节
| | 2 | 钢筋混凝土板桥 | 处 |
| | 3 | ……… | 处 |
| 8 | | 管理与养护设施 | 公路公里 |
| | 1 | 收费站 | 个 |
| | 2 | 管理站 | 个 |
| | 3 | 通讯系统 | 公里 |
| | 4 | 监控系统 | 公里 |
| | 5 | 供电系统 | 公里 |
| | 6 | 管理养护房屋 | 平方米 |
| | 7 |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 | 块 |
| | 8 | ……… | |
| 9 | | 安全设施 | 公路公里 |
| | 1 | 公路标线 | 公里 |
| | 2 | 钢筋混凝土反光导向柱 | 根 |
----------------------------------------------------------------------------------------
续上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 | 3 | 分隔带防护栏 | 公里 |
| | 4 | 防护网 | 公里 |
| | 5 | 钢筋混凝土护栏 | 米 |
| | 6 | 石砌护柱 | 立方米/米|
| | 7 | 钢筋混凝土护柱 | 根/米 |
| | 8 | ……… | |
|10 | | 服务设施 | 公路公里 |
| | 1 | 各类标志牌 | 块 |
| | 2 | 汽车停靠站 | 处 |
| | 3 | 加油站 | 处 |
| | 4 | 停车场 | 处 |
| | 5 | ……… | |
|11 | | 环境保护工程 | 处 |
| | | | |
| | 1 | 绿化工程 | 公里 | 按附录六计算
| | 2 | ……… | |
|12 | | 悬出路台 | 米/处 |
|13 | | 渡口码头 | 处 |
|14 | | 改河工程 | 立方米 |
|15 | | 辅道工程 | 公里 |
|16 | | 支线工程 | 公里 |
|17 | | 公路交工前养护费 | 公里 | 按附录四计算
|18 | | 养路备用材料费 | 公里 | 按附录五计算
六 | | | 临时工程 | 公路公里 |
| 1 | | 临时轨道铺设 | 公里 |
| 2 | | 便 道 | 公里 | 人行便道除外
| 3 | | 便 桥 | 米/座 | 指汽车便桥及工
| 4 | | 临时电力线路 | 公里 |作便桥
| 5 | | 临时电讯线路 | 公里 | 不包括广播线
七 | | | 施工技术装备费 | 公路公里 |
八 | | | 法定利润 | 公路公里 |
九 | | | 税 金 | 公路公里 |
| | |第二部分 设备及工具器具 | |
| | | 购置费 | 公路公里 |
----------------------------------------------------------------------------------------
续上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一 | | | 设备购置 | 公路公里 |
| 1 | | 需安装的设备 | 公路公里 |
| 2 | | 不需安装的设备 | 公路公里 |
二 | | | 工具、器具购置 | 公路公里 |
三 | | | 办公及生活用家具购置 | 公路公里 |
| | |第三部分 其他基本建设费 | 公路公里 |
| | | 用 | |
一 | | | 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 | 公路公里 |
| | | 置补助费 | |
二 | | | 建设单位管理费 | 公路公里 |
三 | | | 研究试验费 | 公路公里 |
四 | | | 勘察设计费 | 公路公里 |
五 | | | 施工机构迁移费 | 公路公里 |
六 | | | 供电贴费 | 公路公里 |
| | | 第一、二、三部分费用 | 公路公里 |
| | | 合计 | |
| | | 预留费用 | 元 |
| | | 1.设备、材料价差 | 元 |
| | | 2.物价上涨费 | 元 |
| | | 3.预备费 | 元 | 预算实行包干时
| | | 概(预)算总金额 | 元 |列系数包干费
| | | 其中:回收金额 | 元 |
| | | 公路基本造价 | 公路公里 |
----------------------------------------------------------------------------------------
二、独立大中桥工程概(预)算项目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 |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 | 桥长米 |
一 | | | 桥头引道 | 桥长米 |
| 1 | | 路基土(石)方 | 立方米 |按土、石方分节
| 2 | | 路 面 | 平方米 |
| 3 | | 桥梁涵洞 |米/座(道)| 涵洞为道
| 4 | | ……… | |
----------------------------------------------------------------------------------------
续上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二 | | | 基 础 | 桥长米 |
| 1 | | 围 堰 | 米 |
| 2 | | 筑 岛 | 立方米 |
| 3 | | 天然基础 | 座 |
| 4 | | 桩基础 | 座 |
| 5 | | 沉 井 | 座 |
三 | | | 下部构造 | 桥长米 |
| 1 | | 桥 台 |立方米/座 | 按结构类型分节
| 2 | | 桥 墩 |立方米/座 | 按结构类型分节
| 3 | | ……… | |
四 | | | 上部构造 | 桥长米 |
| 1 | | 行车道系 |立方米/米 | 按结构或跨度分列
| | 1 | 梁式体系 |立方米/米 | 按结构或跨度分列
| | 2 | 拱式体系 |立方米/米 |
| | 3 | 悬挂体系 | 延米 |
| 2 | | 桥面铺装 |立方米/米 |
| 3 | | 人行道系 |立方米/米 |
五 | | | 调治及其他工程 | 桥长米 |
| 1 | | 河床整治 | 立方米 |
| 2 | | 导流坝 |立方米/处 |
| 3 | | 驳 岸 |立方米/米 |
| 4 | | 护 坡 |立方米/米 |
| 5 | | 看桥房及岗亭 | 平方米 |
| 6 | | 环境保护工程 | 处 |
| 7 | | 其他设施 | 桥长米 |
| 8 | | 清除场地 | 桥长米 | 参照路线项目分节
| 9 | | 拆迁建筑物、构筑物 | 桥长米 | 参照路线项目分节
六 | | | 临时工程 | 桥长米 |
| 1 | | 临时轨道铺设 | 公里 |
| 2 | | 便 道 | 公里 | 人行便道除外
| 3 | | 便 桥 | 米/座 | 指汽车便桥及工
| 4 | | 临时电力线路 | 公里 |作便桥
| 5 | | 临时电讯线路 | 公里 | 不包括广播线路
----------------------------------------------------------------------------------------
续上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备 注
------|------|------|------------------------------|------------|------------------
七 | | | 施工技术装备费 | 桥长米 |
八 | | | 法定利润 | 桥长米 |
九 | | | 税 金 | 桥长米 |
| | |第二部分 设备及工具器具 | |
| | | 购置费 | 桥长米 |
一 | | | 设备购置 | 桥长米 |
二 | | | 工具、器具购置 | 桥长米 |
三 | | | 办公及生活用家具购置 | 桥长米 |
| | |第三部分 其他基本建设费 | 桥长米 |
| | | 用 | |
一 | | | 土地青苗等补偿费和安置 | 桥长米 |
| | | 补助费 | 桥长米 |
二 | | | 建设单位管理费 | 桥长米 |
三 | | | 勘察设计费 | 桥长米 |
四 | | | 研究试验费 | 桥长米 |
五 | | | 施工机构迁移费 | 桥长米 |
六 | | | 供电贴费 | 桥长米 |
| | | 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 | 桥长米 |
| | | 预留费用 | 元 |
| | | 1.设备、材料价差 | 元 |
| | | 2.物价上涨费 | 元 |
| | | 3.预备费 | 元 | 预算实行包干时
| | | 概(预)算总金额 | 元 | 列系数包干费
| | | 其中:回收金额 | 元 |
| | | 桥梁基本造价 | 桥长米 |
----------------------------------------------------------------------------------------
第三节 概、预算文件组成
一、概、预算文件组成
|编制说明
|总概(预)算汇总表(01--1表)
|总概(预)算表(01表)
|人工、主要材料、机械台班数量汇总表(02表)
甲组文件|工程概(预)算表(03表)
|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综合费率计算表(04表)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计算表(05表)
|其他基本建设费用及回收金额计算表(06表)
|单价汇总表(07表)
|分项工程概(预)算表(08表)
|材料预算单价计算表(09表)
乙组文件|自采材料料场价格计算表(10表)
|机械台班单价计算表(11表)
|辅助生产工、料、机械台班数量表(12表)

甲组文件应复制较多份数,供分送审批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单位。乙组文件只送审批单位和建设项目未实行招标的施工单位。乙组文件表式征得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同意后,结合实际情况允许变动或增加某些计算过渡表式。不需要分段汇总的可不编总概(预)算汇总表。概(预)算文件组成关系图见下页。
二、概(预)算表格
概、预算表格式附后,其中概、预算相同的表式,在印制表格时,应将概算表与预算表分别印制。
概、预算文件组成关系图
10表 ------
12表------ -------------------------- | |
|辅|——|自采材料料场价格计算表|——|机|11
|助| -------------------------- |械| 表
|生| | 09表 |台|
|产| -------------------------- |班|
|工| | 材料预算单价计算表 |——|单|
|、| -------------------------- |价|
|料|—— | 07表 |计|
|、| -------------------------- |算|
|机| | 工、料、机单价汇总表|——|表|
|数| -------------------------- | |
|量| | 03表 ——------
|表| -------------------------- 04表
------ | 分项工程概(预)算表| ----------------------------
| -------------------------- | 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综 |
02表------ | 03表 | 合费率计算表 |
|人| --------------------------——----------------------------
|工| | 工程概(预)算表 |(安装) ------
|、| -------------------------- |设|
|主| | 06表 |备|05
|要| -------------------------- |、|表
|材| |其他基本建设费用及回收| |工|
|料| | 金额计算表表 | |具|
|、| -------------------------- |器|
|机| | 01表 |具|
|械| -------------------------- |、|
|台| | 总概(预)算表 |—— |购|
|班| -------------------------- |置|
|数| | 01--1表 |计|
|量| -------------------------- |算|
|汇| | 总概(预)算汇总表 |—————|表|
|总| -------------------------- ------
|表| |
------ --------------------------
| 编 制 说 明 |
--------------------------
总概(预)算汇总表
建设名称 第 页共 页 01--1表
----------------------------------------------------------------------------------------
| | | | 概(预)算金额(元) |
项 次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总数量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技术经济 | 各项费用 |
| | 备 注
指 标 | 比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负责人 编 制
总 概 (预) 算 表
建设名称
编制范围 第 页共 页 01表
----------------------------------------------------------------------------------------------------------------------
| | | | | |概(预)算 | 技术经 | 各项费用 |
项 | 目 | 节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 位 | 数 量 |金 额 | | | 备 注
| | | | | | (元) | 济指标 | 比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负责人 编 制
人工、主要材料、机械台班数量汇总表
建设名称
编制范围 第 页共 页 02表
--------------------------------------------------
| | | |
序 号 | 规格名称 | 单 位 | 总数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 项 统 计 | 场外运输损耗
----------------------------------------------------------------------|------------------
| | | | | | | | | % | 数 量
------|------|------|------|------|------|------|------|------|------|----------

不分页显示   总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锦州市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

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


锦州市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

锦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


  《锦州市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已经2010年6月17日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王文权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

        锦州市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保障与促进锦州全面振兴和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辽宁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依法行政考核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依法行政考核,是指考核机关对考核对象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和《锦州市关于贯彻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行的考查、评价和奖惩等活动。
  第四条 市、县(市)区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考核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依法行政考核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市政府负责考核县(市)区政府和本级政府部门;县(市)区政府负责考核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本级政府部门。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由其上级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并充分听取当地政府的意见,考核结果抄告同级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实行双重管理的部门,由所在地政府进行考核,并充分听取其上级管理部门的意见,考核结果抄告其上级管理部门。
  上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政府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依法行政考核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公众参与、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七条 依法行政考核结果应当纳入政府、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章 依法行政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八条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一)明确行政决策权限,完善行政决策规则,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二)建立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采取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及其他有效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三)建立并实行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制度,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事先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涉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讨论、采纳论证意见或者建议情况应当有详实记录,作出行政决策的文件应当合法有效;
  (四)建立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由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或者部门的行政领导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集体决定应当有完善的工作程序,行政首长对经集体讨论作出的行政决定承担主要责任;
  (五)建立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由确定的机构和人员定期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存在的问题,除依法保密的除外,应当公开有关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并保证公众的查阅权利;
  (六)建立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违法决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或者严重侵害公共利益的,对有关行政首长和行政分管领导追究相应责任。
  第九条 转变政府职能:
  (一)依法界定和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实现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二)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实行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行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三)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减少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行政权力网上透明运行,扩大政府网上办公范围,建立电子监察网络,加强行政许可(审批)情况监察,提高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效率;
  (四)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对应急决策的事项范围、启动机制、程序、时限、公布形式等作出规定,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五)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及时、准确公开依法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条 加强制度建设:
  (一)起草和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
  (二)建立健全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说明、向社会公布等制度;
  (三)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废止和定期清理制度,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制度。
  第十一条 规范行政执法:
  (一)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全面实施和规范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
  (二)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做到主体合法、程序正当、定性准确、裁量适当,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符合法律要求;
  (三)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制度,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经依法审定向社会公告;
  (四)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经培训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并持证上岗;
  (五)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主体、执法依据、职责权限、执法内容、裁量标准、程序步骤、具体时限、监督方式等应当采取有效形式向社会公开;
  (六)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的有关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材料应当按照《辽宁省行政执法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立卷归档,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考评;
  (七)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并实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先例制度和说明理由制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探索开展规范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工作;
  (八)实行行政执法统计分析制度,按时报送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年度统计报表;
  (九)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按照《锦州市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办法》的规定报送备案;
  (十)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落实《锦州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充实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文本,严格依法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责、落实执法责任,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实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
  第十二条 防范化解行政争议和社会矛盾:
  (一)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建立解决民事纠纷的新机制,对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调解处理的民事纠纷,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地予以处理;
  (二)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公正、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依法履行参加行政复议活动的职责,履行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素质,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
  (三)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支持基层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
  (四)完善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程序,高效、便民、低成本地解决社会纠纷;
  (五)完善信访制度,提高信访机构办理信访事项、化解纠纷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第十三条 强化行政监督:
  (一)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依法向其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二)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其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
  (三)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实施的司法监督,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出庭应诉,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和裁定;
  (四)强化政府的层级监督,落实《辽宁省行政执法监督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
  (五)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强化对所属部门和下级政府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辽宁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锦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的规定报送备案,对政府法制部门的备案审查意见,及时依法处理;
  (六)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补偿制度,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方式及时、足额兑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应当获得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
  (七)支持和配合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开展监督工作,自觉接受并履行监督机关的监督决定;
  (八)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健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举报、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及时依法处理的工作机制。
  第十四条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一)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领导、监督和协调机制,行政首长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制定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落实依法行政阶段性部署和年度工作任务,实行依法行政的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监督考核制度;
  (三)建立行政问责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和考核,加强普法和法制宣传,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法制机构建设,支持和督促政府法制部门及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履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议的职责。

                  第三章 考核方式方法

  第十五条 依法行政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自查自评与互查互评相结合,公众评议与考核机关考核相结合,材料审查与实地抽查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 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级政府年度依法行政工作重点和主要工作目标要求,制定年度依法行政考核方案,明确具体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和评定标准。
  根据考核得分情况,考核等次分为优秀、达标、未达标三个等次,等次的分值划分由考核方案确定。
   第十七条 考核对象在被考核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依法行政工作的自查自评报告;
  (二)各专项考核自评结果及依据;
  (三)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会议记录、文件资料、有关案卷、统计报表等;
  (四)考核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 年度考核的具体工作由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由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组成若干考核小组。
  公众评议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可以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方法进行。
  考核结束后,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公众评议情况, 提出考核意见,并将考核意见向被考核对象通报。考核对象对考核意见有异议的,可在五日内向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诉;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进行复查,复查结论通知申诉的考核对象。
  考核意见经本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为最终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按照相应标准纳入本级政府绩效考核当中。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考核方案,予以加分或者提高等次:
  (一)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获省级以上(含省级,下同)表彰、奖励的;
  (二)依法行政的创新举措被省级以上机关作为经验推广的;
  (三)依法行政工作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作为典型经验予以宣传报道的;
  (四)考核机关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奖 惩

  第二十条 市、县(市)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情况予以通报。
  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给予通报表彰;对未达标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提出书面整改意见,整改情况由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验收,并向本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未达标的,建议相关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对考核中发现有严重违法行政行为的,考核机关应当启动行政问责程序,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有效期为五年。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