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2:49:40  浏览:808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举报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

深食药监办〔2008〕12号

各部门、各单位: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八年二月二日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举报奖励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鼓励社会公众举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违法行为,根据《深圳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举报下列违法行为,并经查证属实的,依照《办法》及本实施细则规定予以奖励:

  (一)生产、销售、使用假劣药品的;

  (二)生产无产品注册证书、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的;

  (三)经营、使用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的;

  (四)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的;

  (五)未经审查批准,以保健食品名义生产、经营的;

  (六)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的;

  (七)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的;

  (八)进口或者销售未经批准或者检验的进口化妆品的;

  (九)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的;

  (十)违反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并属于我局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条 根据举报事实和举报人协助调查的情况,举报分三个等级:

  (一)掌握足够证据并可以协助调查活动,举报情况与调查结果完全符合的,为一级举报;

  (二)掌握部分证据并可以协助调查活动,举报情况与调查结果基本符合的,为二级举报;

  (三)提供线索,没有掌握违法行为的证据,举报情况与调查结果基本符合的,为三级举报。

  第四条 奖励标准如下:

  按照举报有功等级,分别按执法机关查获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的5%-4%(一级举报)、3%-2%(二级举报)、2%以下(三级举报)的比例给予奖励金。单案的奖励金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法律、法规、规章对举报奖励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符合奖励条件的,案件受理人应当填写《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奖励申请表》(简称《奖励申请表》)。举报人和受理人应在"举报内容"项目签字。举报人不在受理现场的,应记录举报人姓名、身份证明资料以及联系方式等情况,并在备注栏注明。

  案件受理人应当将《奖励申请表》随举报案件的其他资料报主管领导审批,并转交案件承办人。

  第六条 对有奖举报案件的调查,案件承办人可征求举报人是否愿意进一步协助调查或作证的意见。有奖举报案件查证属实或作出处理决定后,案件承办人应根据举报事实和举报人的配合情况,按照本实施细则第五条和第六条评定举报人的有功等级和奖励标准,并完成《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有功等级评定报告》。

  第七条 奖励金额在3000元以下的,在《行政处罚决定书》发出后,案件承办人在《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奖励呈批表》(简称《奖励呈批表》)上签署意见,报大队或者分局主管领导审批。

  奖励金额超过3000元的,在《行政处罚决定书》发出后,案件承办人在《奖励呈批表》上签署意见,经大队或者分局行政首长(或负责人)审核后,报市局领导审批。

  对于当事人逃逸的案件,大队或分局必须在要求当事人前来接受调查的公告发布60天后,案件承办人方可将《奖励呈批表》按本条第一、二款的规定报有关领导审批。

  第八条 《奖励呈批表》经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案件受理人填写《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奖励通知书》,通知举报有功人员领取奖金。

  第九条 案件受理人应陪同被奖励人到财务部门领取举报奖金,被奖励人在《举报奖金领取收据》上签字,同时,现场至少2名见证人(本大队或分局工作人员)在收据上签字,签字后的收据连同被奖励人身份证复印件交财务部门保存备查。

  第十条 因保密需要,举报人可委托代理人或案件受理人、案件承办人办理有关事宜。案值巨大,举报人人身安全有严重危险的,举报人可通过电话、信函、互联网等不与案件受理人、案件承办人直接接触的方式举证配合办案。特殊情况下,按本程序第六条的规定经有关领导批准,举报人也可以采用不与案件受理人、案件承办人直接接触的其他方式办理领奖的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在举报奖励金给付后,由案件受理部门的案件受理人员将《奖励申请表》、《举报有功等级评定报告》、《奖励呈批表》、《举报奖励通知书》、《举报奖金领取收据》、被奖励人身份证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其身份的资料等另行存档,并按"机密"级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二条 本细则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234号


  《四川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2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省长:蒋巨峰

二○○九年三月十七日

四川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基础测绘管理,规范基础测绘活动,保障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应急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基础测绘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条 基础测绘是国家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领导,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基础测绘的有关工作。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基础测绘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计划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等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基础测绘规划、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组织编制基础测绘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等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 基础测绘规划应当与本级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 编制基础测绘规划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等有关方面的意见,并对规划内容进行论证。

  第八条 基础测绘年度计划是基础测绘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省基础测绘规划、当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开展基础测绘工作和提供基础测绘保障服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计划。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等部门对基础测绘规划和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基础测绘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统筹组织实施基础测绘项目。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下列基础测绘项目:

  (一)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基础上,建立和维护全省统一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

  (二)获取省级基础航空影像和卫星遥感影像;

  (三)测制与更新全省1∶5000、1∶10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测绘产品;

  (四)建立、维护与更新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系统;

  (五)编制出版全省基础地理底图和基本地图集(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出版全省政区地图;

  (六)建设省级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服务系统;

  (七)省人民政府根据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应急需要所确定的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第十四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下列基础测绘项目:

  (一)建立和维护统一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

  (二)获取基础航空影像和卫星遥感影像;

  (三)测制与更新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测绘产品;

  (四)建立、维护与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系统;

  (五)编制出版政区地图和基本地图集(册);

  (六)建设市(州)、县(市、区)级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服务系统;

  (七)本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应急需要所确定的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第十五条 从事基础测绘活动,应当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执行国家测绘标准和技术规范。

  确需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应当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同一城市或者局部地区只能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测绘设施和测量标志遭受破坏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基础测绘活动正常进行。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基础测绘设施和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

  第十七条 承担基础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测绘资质,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保密制度,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确保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地理信息的安全。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基础测绘应急保障工作,配备相应的装备和器材,提高基础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

  第十九条 承担基础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对其所承担的基础测绘项目的成果质量负责。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基础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管理。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担基础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验条件和能力,经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并获得相应的资质和授权。

  第二十一条 基础测绘项目完成后,组织实施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基础测绘成果委托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可提供使用。

  第二十二条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第四章 成果更新与应用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基础测绘成果定期更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应急需要的基础测绘成果应当及时更新。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缩短基础测绘成果更新周期。

  第二十四条 基础测绘成果更新周期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更新周期不超过10年;

  (二)1∶5000、1∶10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更新周期不超过5年;

  (三)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更新周期不超过5年;

  (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应当适时更新。

  第二十五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改善基础地理信息存储管理的条件,建立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网络分发服务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基础测绘成果共建共享机制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换制度。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完善,构建本行政区域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系统,应当采用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收集有关界线、地名、水系、交通、居民点、植被等地理信息的变化情况,定期更新基础测绘成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收集工作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测绘航空摄影和卫星影像获取与分发的监督管理和统筹协调。

  第二十九条 使用财政资金的基础测绘项目,有关部门在批准立项前应当书面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有适宜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充分利用,避免重复测绘。

  第三十条 基础测绘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公共应急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无偿提供。公共应急所需的应当及时提供。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未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测绘成果造成重复测绘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四川省测绘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一)提供未经检验的基础测绘成果;

  (二)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认定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规定职责的,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及电网运营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及电网运营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政府1999年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实施“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农网改造工程),搞好农村电网运营,是改善我省农村用电质量,开拓农村用电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快全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规范电网运营,保证农网改造工程和电网运营管理的顺利
实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8〕134号)、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决定》(陕发〔1998〕12号),以及国家计委《关于请制定上报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
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价方案的通知》(计基础〔1998〕1693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网改造工程范围涉及全省99个县(市、区)的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400伏电网的新建和改造工程。
第三条 省农电局负责省上确定的包括榆林供电局在内的66个县(市、区)的农网改造工程和电网运营管理,省电力公司负责其余33个县(市、区)的农网改造工程和电网运营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农网改造工程及电网运营管理的全过程。

第二章 总体目标、建设和改造重点及实施范围
第五条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目标是:以“两改一同价”(农网改造工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价)为中心,用三年时间着重解决农村电网电能损耗高、网架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用不上电和电价高的问题,逐步实现全省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统一价格的目标。
第六条 完善农村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结构,重点建设10千伏及其以下工程,促进农村电网可靠、安全运营,提高经济效益。
第七条 农网改造工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分年度实施,实施范围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及省农网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批准的实施方案逐步进行。

第三章 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八条 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规划由县(市、区)计委(计划局)、电力局负责编制(地方、企业和水利部门建设的火电、水电项目上网线路均应编入所在县、市、区规划),由地市计委(计划局)、供电局、地区农电工委审查后,联合向省计委、电力公司、农电局报文,省电力公司
、农电局衔接审查后分别报省计委,由省计委汇总平衡后报省政府审批。已批准的农村电网规划,各部门必须认真执行,不得擅自更改;若确需变更,应按上述程序报批。

第四章 建设资金及计划管理
第九条 省电力公司、农电局分别负责编制所辖范围内的农网改造工程年度投资计划,报省计委审查批复后执行。对年度投资计划外的工程项目,各地不得办理开工、征地等手续。
第十条 农网改造工程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和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解决,省电力公司、农电局承担贷款资金的统借统还,省财政厅、农业银行省分行负责按省计委批准的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农网改造工程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全网加价收取的还
贷资金,由省电力公司、农电局按规定缴入省财政在农业银行省分行开设的专户存储,确保按时还本付息,省计委、财政厅和物价局对还贷资金进行监督。

第五章 工程管理
第十一条 新建和改造的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建设单位根据已批准的规划,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第十二条 新建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榆林地区除外),统一由省电力公司负责建设并管理;改造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35千伏改造升级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水电、火电厂上网工程,原则上分别由省电力公司、农电局负责组织实施所辖县(市、区)的工程项目。凡
列入农网改造工程的项目,不再收取间隔费。110千伏工程建设进度应与35千伏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35千伏的新建和改造工程,由省电力公司、农电局分别负责,组织实施所辖县(市、区)的工程项目。所有新建和改造的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统一由省计委审批,初步设计商省计委审批。
第十三条 新建和改造10千伏配网、400伏低压网工程,由省电力公司、农电局根据批准的规划,按管辖范围分别审批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省农电局所管辖的66个县(市、区)境内的35千伏工程接线方案,由各县(市、区)电力局将接线方案报省农电局并抄报所属地市供电局,省农电局统一汇总后报省计委并抄送省电力公司,省电力公司内部协调并在有效工作日10天内提出审核意见,由省计委和电力公
司联合审批下达。榆林地区的接线方案由榆林供电局审批。
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招标由各级电力企业按现行招标管理的规定执行。设备和材料招标应按照省计委《关于印发陕西省建设项目设备招标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陕计项目〔1997〕176号)精神执行。结合农网改造的实际,凡单台设备在10万元及以上、同类设备和材料30万
元及以上(包括供电设备、变电设备、控制联网设备、通讯联网设备和所需线缆及供电材料等),均须实行统一招标采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要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工业产品销售和扩大使用地产品的通知》(陕政发〔1998〕40号)精神,凡省内能够生产、制
造的,在同等质量、价格的前提下,应选用本省产品。
第十六条 省上成立由省计委、经贸委、财政厅、审计厅、物价局、机械设备成套局、电力公司、农电局和农业银行省分行组成的“陕西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设备材料招投标委员会”,负责招投标工作重大事项的决定、评标、定标等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机械设备成套局,
负责招投标的日常工作。招投标工作在省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严禁建设单位自行组织招标,自行采购。
第十七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精神,农网改造工程所有项目都要实行“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项目法人、参建单位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禁任何部门
、地区和项目法人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超越权限、化整为零进行项目审批。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 农网改造工程是我省的重点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决定》,确保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第六章 电网的运营管理
第十九条 根据《电力法》第四十四条“一个供电区内只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的规定,省电力公司、农电局分别负责所辖33个县(市、区)、66个县(市、区)电网的运营和用电的营业管理。
第二十条 用户划分原则:省电力公司负责除榆林地区以外的110千伏用户和辖区内35千伏及以下用户的管理,省农电局负责辖区内35千伏及以下用户的管理(包括榆林地区的110千伏及以下用户)。
第二十一条 省电力公司、农电局要严格按照上述用户划分原则搞好用户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二十二条 省电力公司、农电局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趸售电价、上网电价、销售电价、小水电上网电价,严格执行省物价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整顿电价秩序坚决制止乱加价、乱收费行为的通知》(陕价电发〔1998〕116号)文件规定,坚决制
止电价执行中乱加价、乱收费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大电网在平衡全省电力电量时,要按照充分利用水利资源的原则,尽量接纳小水电的上网电量,保证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发电;其它地方电厂的上网电量要按照与网内电厂同比例上网的原则安排。省电力公司、农电局对辖区内的地方小水电、小火
电的上网计划,应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省农电局所辖范围内的小水电、小火电的电量,应尽量在所辖电网内消化,余缺部分由省农电局和省电力公司按照互补余缺的原则年度结算。网际之间的趸售电价和上网电价,由省物价局确定。
第二十四条 省电力公司、农电局在各自所辖范围内,负责县级电网调度及自动化建设和管理。

第七章 组织管理
第二十五条 省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对全省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调度会,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指导和协调,定期了解工程建设和设备招投标情况,组织有关部门深入项目建
设现场,督促检查资金使用和工程进展情况,并组织农网改造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前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1999年3月23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